經歷了兩連跌后,反映行業景氣度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以下簡稱鋼鐵PMI),在進入傳統淡季的5月反而出現回升,并創下一年內新高。
5月31日上午9時,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布的鋼鐵PMI顯示,5月份該指數為54.8%,較上月回升5.7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鋼鐵PMI指數在三四月份已經兩連跌,5月份不但止跌,還創下了2016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在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大幅回升超過10個百分點,成為推動鋼鐵PMI指數回升的主要因素。訂單的回升直接推漲了鋼廠的生產熱情。截至5月26日,機構研的163家鋼廠高爐產能利用率83.21%,環比增1.02%;84.66%的鋼廠盈利,環比增1.22%。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近期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上漲,鋼廠利潤不斷提升,鋼廠生產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國內鋼鐵產量持續增長,且后期增產的動能仍將持續。
源于下游需求拉動
對于整個鋼鐵產業而言,鋼鐵PMI指數50%的榮枯線,直接反映著行業景氣度。而指數高于50%的5月份,也表明鋼企的日子并不難過。
鋼鐵PMI數據顯示,5月份該指數為54.8%,較上月回升5.7個百分點,結束之前的兩連跌,并反彈至2016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
在分析師弭澎琦看來,該指數在5月份的回升,表明鋼鐵行業的淡季不淡,從回升幅度來看,說明產業鏈從生產到消費都處于活躍狀態。
從分項數據來看,5月份,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再度反彈至擴張區間,為60.5%,較上月大幅回升13.6個百分點,為2016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
在分析師邱躍成看來,在鋼價大幅上漲的拉動下,終端及貿易商訂貨需求明顯回升,鋼廠接單情況明顯好轉,鋼材銷售情況良好。
監測數據顯示,經過端午節前的短暫波動后,截至5月31日,鋼材指數達到3950元/噸,較月初的3630元/噸上漲了320元/噸,漲幅達8.8%。
在弭澎琦看來,鋼價在5月份的表現,源于下游需求的拉動,尤其是各地基建正在大規模開工,不被看好的房地產投資反而在穩步增長。
在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數據中,挖掘機、推土機是表現最為搶眼的兩個單項,4月份挖掘機實現銷量14397臺,同比增長101.19%,推土機銷量為685臺,同比增長88.19%。
對此,邱躍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者銷量的增長更是意味著后期基建形勢的好轉,因為這是下游行業開工率的先行指標。
弭澎琦也直言,在訂單增加的前提下,隨著近期鋼材價格持續攀升,鋼坯企業噸鋼利潤高達500元~600元/噸,鋼廠生產積極性也明顯提高。
鋼鐵去產能穩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鋼廠開足馬力的生產熱情,在反映供應端的產品庫存上,5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卻在大幅收縮。
在鋼鐵PMI分項指數中,產成品庫存在三連升至2015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后,5月出現大幅收縮,當月較4月回落13.4個百分點,至42.1%,為2016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
邱躍成向記者表示,隨著下游需求的釋放,當前鋼鐵企業庫存從高位回落,庫存壓力明顯減輕。
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5月上旬末,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368.40萬噸,旬環比減少36.79萬噸,降幅為2.62%;比4月上旬末減少60.23萬噸,降幅4.22%。
弭澎琦表示,鋼企庫存量的下降,一方面源自需求的消耗,但在供給端,鋼鐵去產能的穩步推進,正在清除一批低價競爭者。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退出粗鋼產能3170萬噸,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000萬噸的63.4%,取締違法違規地條鋼工作成效明顯。
根據此前去產能部際聯席會匯總的數據,全國各省區清理出地條鋼企業共500多家,涉產能1.19億噸,其中涉及建筑鋼材產量約4000萬~5000萬噸。
包括邱躍成在內的多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地條鋼企業的大量關停,也是形成國內鋼價今年以來持續“長強板弱”的主要原因。
不過,地條鋼產能出清,可能帶來此消彼長的問題。弭澎琦認為,具有產能轉移條件的鋼廠紛紛加大建材生產力度,后期建材市場供應很可能將會明顯上升。
機構的最新調研顯示,截至5月26日,163家鋼廠高爐開工率為75.14%,較上周增0.42%;高爐產能利用率83.21%,環比增1.02%;84.66%的鋼廠盈利,環比增1.22%。
邱躍成表示,當前鋼鐵產量正在加速釋放,隨著地條鋼清理整頓進入尾聲,政策性限產因素也將趨于減弱,后期供應將逐步上升。6月份北方酷暑天氣以及南方多雨天氣,均將對鋼材市場需求形成抑制,預計6月份國內鋼市很可能將會呈高位整理、震蕩運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