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馬城鐵礦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其資源量到底有多少呢?
一、馬城鐵礦資源量
據公開資料顯示,馬城鐵礦全鐵平均品位34.98%的10.44億噸的資源量中,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2.22億噸,全鐵平均品位34.79%;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8.22億噸,全鐵平均品位35.02%。資源潛力分析預測深部尚有超過5億噸的資源量。
馬城鐵礦擬年產鐵礦石2500萬噸,鐵精粉1000萬噸,據此測算,馬城鐵礦至少可以開采60年,為國內少有的、尚未開發利用的特大型鐵礦床。
2010年7月,河北鋼鐵集團礦業公司與灤南縣政府簽署了合作開發馬城鐵礦協議,設想經過企地雙方3—5年的共同努力,力爭把馬城鐵礦建設成一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國內最大的地下礦山。
按照集團發展規劃,到2015年底,公司鐵精粉產量力爭達到3000萬噸,將集團鐵礦石自產礦率提高到35%-40%。馬城鐵礦建成投產后,其鐵精粉產量將達到公司“十二五”末鐵精粉產能目標的三分之一。
然而2015年1月,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放棄馬城鐵礦資源,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同意調整馬城鐵礦資源配置的協議。河北省政府申請將馬城鐵礦采礦權協議出讓給首鋼總公司。
另外,迄今為止,馬城鐵礦也未建成投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二、馬城鐵礦的技術難點
1、排水難題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發現并探明馬城鐵礦的時候,有關單位就準備開采馬城鐵礦的。但當時設計的方案是露天開采,這個方案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排水。
為解決開采中的排水問題,70年代曾經開過一個全國性的論證會。若按露天開采方案,即使在礦坑四周一個個水泵排起來同時抽水,都難以確保抽干馬城鐵礦的地下水。
一方面,受技術水平限制,難以攻克排水難題;另一方面,與當時的需求相比,已經探明的易開采鐵礦資源又顯過多。因此馬城鐵礦的進一步勘探便停止了,其勘查程度相當于普查,提交的儲量報告沒有得到審批確認。
2、礦體復雜,鉆孔難度大
這一停就是30年。
2007年初,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第一地質勘查院與省國土資源廳達成馬城鐵礦詳查立項意向,得到省財政2433萬元的資金支持。
馬城鐵礦礦體埋藏于100多米厚的第四系以下,第四系主要為卵礫石層和砂層,不僅富水性極強,而且礫石層和砂層會隨著鉆頭轉動而移動。
馬城鐵礦區,礦體多且復雜,單孔礦體厚度平均大于100米,勘查區面積也達到了29平方公里,礦體斷續延長達7公里。
鉆孔的設計難度較大,主要是因為鐵礦體位于太古界老變質巖系中,多期次構造的疊加,在褶皺及斷裂構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礦體形態異常復雜,全區14個礦體,層狀、似層狀、大透鏡狀不一。
而且夾石較多,礦體分支、尖滅、膨脹收縮頻繁,增加了各鉆孔布設難度。項目專業技術人員運用重力磁異常反演等技術手段,準確預測礦體賦存空間、形態、產狀和規模等參數,摸索出合理布設鉆孔的方案。在鉆探施工的同時及時整理資料,根據施工情況不斷優化和調整鉆孔設計。
2016年7月22日,首鋼總公司組織召開《首鋼總公司馬城鐵礦采選工程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經質詢和討論后,一致同意《首鋼總公司馬城鐵礦采選工程初步設計》通過評審。
首鋼馬城鐵礦項目資源儲量大,具有區位優勢,能夠提高首鋼鋼鐵全產業鏈的原料保障能力和戰略安全。下一步,首鋼將和中冶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力爭將馬城鐵礦做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擁有一流競爭力的礦山。